序号 |
题目 |
原刊载情况 |
全文转载情况 |
1 |
韩经太:《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导向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7期 |
2 |
李春青:《浅谈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的意义与方法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7期, |
3 |
黄鸣奋:《新媒体与艺术形态的变革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1期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4期 |
4 |
陈雪虎:《试谈“文艺美学”的生成逻辑与当代问题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7期 |
5 |
黄子平:《批评总是同代人的批评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3期 |
6 |
李洁非:《散文散谈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11期 |
7 |
赵勇:《在文学场域内外:赵树理三重身份的认同、撕裂与重合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4期 |
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19期 |
8 |
何平:《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6期 |
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24期 |
9 |
张清华 赵奕然:《结尾的意义——“红色叙事”的时间修辞研究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8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2期 |
10 |
方维保:《现代文学史的“时点”叙述模式与历史突变论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8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2期 |
11 |
罗岗:《“骑手”为什么歌唱“母亲”——关于“张承志难题”的一封通信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8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2期 |
12 |
徐刚:《革命伦理与城市日常生活的焦虑——以<千万不要忘记>和<年青的一代>为中心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8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2期 |
13 |
吴述桥:《神州国光社与“自由人”论争——从<鲁迅全集>的一条注释重新说起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3期 |
14 |
林晨:《晚晴“文”“史”参照下重释<檀香刑>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3期 |
15 |
刘新锁:《从“平凡世界”到“个人悲伤”——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底层精神流变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3期 |
16 |
李立超:《“清污”运动与夏志清的<中国现代小说史>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5期 |
17 |
张立本:《陈映真“关心受辱,弱小者”吗?——以小说版本商榷近年陈映真研究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5期 |
18 |
程旸:《美国视角中的张爱玲——读夏志清<张爱玲给我的信>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10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5期 |
19 |
杨联芬 邢洋:《真相与良知——洪子诚<材料与注释>引起的思考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3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6期 |
20 |
朱文斌:《在虚无中存在——论陈映真小说的“虚无”书写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3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6期 |
21 |
李屹:从北平到北京:《<我们夫妇之间>中的城市接管史与反思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4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7期 |
22 |
邵部:《萧也牧之死考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4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7期 |
23 |
王秀涛:《中央文学研究所的筹备与建立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5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8期 |
24 |
祝宇红:《知识转型中的一场对话——论张爱玲文化随笔与许地山的关系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5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8期 |
25 |
武新军:《关于革命历史叙述的几个问题——从奥威尔<动物农场>到墨白<风车>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5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8期 |
26 |
栾梅健:《一样的商州不一样的叙事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6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9期 |
27 |
昌切:《在历史与伦理的悖反中审视<极花>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6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9期 |
28 |
王平:《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超验性与经验性空间变化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7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 2017年第9期 |
29 |
何平:《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》 |
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6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9期 |
30 |
崔绍怀:《<朝花夕拾>与鲁迅的“最理想的人性”思想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7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10期 |
31 |
布莉莉:《“百花时期”的<文汇报•笔会>考论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8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11期 |
32 |
贾浅浅:《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变奏——贾平凹<古炉>的叙事策略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6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11期 |
33 |
赵娜:《还原与复活:抗战小说真实形态的超越——论熊育群<乙卯年雨雪>的文学史意义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7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现当代文学》2017年第11期 |
34 |
张江:《开放与封闭——阐释的边界讨论之一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文艺理论》2017年第4期 |
35 |
张政文:《当代中国文论“关键词”构建的基本途径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文艺理论》2017年第4期 |
36 |
罗剑波:《问题导向与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文艺理论》2017年第4期 |
37 |
张宝贵:《本体论的生活美学——杜威与李泽厚思想比照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5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文艺理论》2017年第9期 |
38 |
郭维:《趣味的斗争与艺术的美学体制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6年第8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美学》2017年第1期 |
39 |
汤拥华:《宗白华与“中国形上学”的难题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3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美学》2017年第6期 |
40 |
陈雪虎:《试谈“文艺美学”的生成逻辑与当代问题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1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美学》2017年第8期 |
41 |
余开亮:《中国古典政治美学的理论契机、基本原则及美学史限度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4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美学》2017年第8期 |
42 |
刘悦笛:《实践哲学与美学来源的真正钥匙——新发现的李泽厚<六十年代残稿>初步研究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5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美学》2017年第9期 |
43 |
陈平原:《图像叙事与低调启蒙》 |
《文艺争鸣》2017年第7期 |
《人大复印资料•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》2017年第9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