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《新华文摘》转载统计(9篇) |
||||
序号 |
《文艺争鸣》 刊期 |
作者 |
文章题目 |
《新华文摘》 转载刊期 |
1 |
2015年第10期 |
陈晓明 |
《先锋派的历史、常态化与当下的可能性——关于先锋文学30年的思考》 |
2016年第5期 |
2 |
2015年第10期 |
南帆 |
《先锋文学的多重影像》 |
2016年第5期 |
3 |
2015年第10期 |
张清华 |
《谁是先锋,今天我们如何纪念》,转载题目改为《先锋文学的精神与艺术遗产》 |
2016年第5期 |
4 |
2015年第10期 |
洪治纲 |
《启蒙意识与先锋文学的遗产》 |
2016年第5期 |
5 |
2015年第11期 |
段从学 |
《启蒙中的明与暗:柏拉图的洞穴和鲁迅的铁屋子》 |
2016年第10期 |
6 |
2016年第8期 |
丁帆 |
《亟待抢救的共和国文学史料》 |
2016年第10期 |
7 |
2016年第8期 |
张福贵 |
《当代文学史料的历史价值与构成逻辑》 |
2016年第10期 |
8 |
2016年第8期 |
王尧 |
《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》 |
2016年第10期 |
9 |
2016年第8期 |
谢泳 |
《拓展当代文学史料的几个方向》 |
2016年第10期 |
2016年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转载统计(3篇) |
||||
序号 |
《文艺争鸣》 刊期 |
作者 |
文章题目 |
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转载刊期 |
1 |
2015年第7期 |
陈斯拉 |
《论文学中“上海怀旧”的本质与特性》 |
2016年第1期 |
2 |
2015年第8期 |
张法 |
《东亚美学的特点及其意义》 |
2016年第2期 |
3 |
2015年第11期 |
陈晓明 张清华 |
《先锋文学30年回顾与反思》 |
2016年第3期 |
2016年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转载统计(2篇) |
||||
序号 |
《文艺争鸣》刊期 |
作者 |
文章题目 |
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 转载刊期 |
1 |
2016年第1期 |
赵炎秋 |
《可能世界理论与叙事虚构世界》 |
2016年第4期 |
2 |
2016年第3期 |
季进 曾攀 |
《文学 历史 阐释者——论顾彬的<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>》 |
2016年第8期 |
2016年《人大复印资料》转载统计(33篇) |
||||
序号 |
《文艺争鸣》刊期 |
作者 |
文章题目 |
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刊期 |
【中国现当代文学】 |
||||
1 |
2015年第10期 |
王彬彬 |
《留学生的归国体验与新文化运动》 |
2016年第1期 |
2 |
2015年第11期 |
彭文忠 |
《市场话语与商界小说中的女性生存新景观》 |
2016年第2期 |
3 |
2015年第11期 |
张立群 |
《“海子传”书写的现状考察》 |
2016年第2期 |
4 |
2015年第11期 |
朱崇科 |
《鲁迅作品中的“兄弟失和”和纠结及其超克》 |
2016年第2期 |
5 |
2015年第12期 |
苏童 |
《从裸奔到穿衣服》 |
2016年第3期 |
6 |
2015年第12期 |
格非 |
《先锋文学的幸与不幸》 |
2016年第3期 |
7 |
2015年第12期 |
李洱 |
《“先锋文学”与“羊双肠”》 |
2016年第3期 |
8 |
2015年第12期 |
林白 |
《反抗与静穆:先锋文学的两种姿态》 |
2016年第3期 |
9 |
2015年第12期 |
东西 |
《先锋小说的变异》 |
2016年第3期 |
10 |
2015年第12期 |
艾伟 |
《从没有温度到关注“人的复杂性”》 |
2016年第3期 |
11 |
2015年第12期 |
余华 |
《“先锋文学在中国文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装了几个支架而已”》 |
2016年第3期 |
12 |
2015年第12期 |
黄文倩 |
《茹志鹃、陈映真与王安忆的文学影响考察》 |
2016年第3期 |
13 |
2015年第12期 |
郭宝亮 |
《“沧桑的交响”——王蒙论》 |
2016年第3期 |
14 |
2015年第11期 |
段从学 |
《启蒙中的明与暗:柏拉图的洞穴和鲁迅的铁屋子》 |
2016年第4期 |
15 |
2016年第1期 |
李洁非 |
《“十七年”中短篇小说的钩检》 |
2016年第4期 |
16 |
2016年第2期 |
万之 白亮 |
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在瑞典》 |
2016年第5期 |
17 |
2016年第2期 |
张均 |
《悲剧如何被“颠倒”为喜剧》 |
2016年第5期 |
18 |
2016年第3期 |
旷新年 |
《1976:“伤痕文学”的发生》 |
2016年第6期 |
19 |
2016年第3期 |
洪子诚 |
《<晚霞消失的时候>:历史反思的文学方式》 |
2016年第6期 |
20 |
2016年第5期 |
於可训 |
《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——论近期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尝试》 |
2016年第8期 |
21 |
2016年第6期 |
刘艳 |
《学理性批评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——结合<文学评论>对文学批评文章的刊用标准和风格来谈》 |
2016年第8期 |
22 |
2016年第6期 |
丁帆 |
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断代与当下文学的现状》 |
2016年第8期 |
23 |
2016年第7期 |
段从学 |
《中国现代金陵诗人群述论》 |
2016年第10期 |
24 |
2016年第7期 |
张涛 董子冰 |
《小说中国 历史想象 文学谱系——试论王德威的“文学政治学”》 |
2016年第11期 |
25 |
2016年第7期 |
王艳荣 |
《<群山之巅>: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》 |
2016年第11期 |
26 |
2016年第7期 |
倪伟 |
《弱者的反抗与主奴辩证法——评王祥夫的<雇工歌谣>》 |
2016年第11期 |
27 |
2016年第7期 |
黄景忠 |
《论战中的“革命”与“文学”——杨邨人研究三题》 |
2016年第11期 |
28 |
2016年第8期 |
敬文东 |
《我们和我的变奏——钟鸣论》 |
2016年第12期 |
【文艺理论/美学】 |
||||
1 |
2015年第6期 |
周计武 |
《当代艺术中的中国符号与身份想象》 |
2016年第4期 |
2 |
2015年第1期 |
赵炎秋 |
《可能世界理论与叙事虚构世界》 |
2016年第5期 |
3 |
2015年第6期 |
章辉 |
《审美经验:在当代英语美学的争论和演进》 |
2016年第7期 |
4 |
2015年第6期 |
裴萱 |
《从“赛博空间”到“空间分形”:赛博空间视域中的美学框架及话语流变》 |
2016年第9期 |
【影视艺术】 |
||||
1 |
2016年第6期 |
黄心村 |
《收听电影:1970年代中国的听觉政治》 |
2016年第9期 |
(注:因转载量较大,或有疏漏之处,敬请读者谅解。本次只统计全文转载数量,论点摘编未计入统计数据。)